中国彩灯,历史悠久;彩灯艺术,灿烂辉煌。为深入挖掘、全面弘扬、大力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彩灯非遗艺术,以丰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第44个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由中国彩灯博物馆主办本次展览。
展览围绕无穷魅力的中国传统彩灯非遗艺术,在梳理博物馆馆藏的基础上,宣传、推荐国务院公布的四批国家级非遗彩灯民俗活动、传统技艺及涉灯传统舞蹈、戏曲、音乐、游艺杂技项目,展示其历史沿革、艺术特色和美学价值,以期各地区、各彩灯流派间交流互鉴、美人之美,实现共同提高、美美与共,推动彩灯传统工艺振兴、彩灯艺术繁荣、彩灯文创产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疫情已渐消散,公园湖岸上盛放的蓝花楹,正把浓浓的春意传导。愿这凝聚着东方大美的璀璨华灯,能给予你美的享受和艺术的洗礼。
针刺无骨花灯
尺寸:直径40cm 高50cm
仙居针刺无骨花灯最显著的特点:一是针刺、二是无骨、三是造型、四是色彩。
(1)针刺:就是在纸片上用绣花针扎出针孔,灯光透过针孔映衬出纸片上各种图案、花纹、线条等。
(2)无骨:就是整个花灯没有铁丝、竹片、木条等骨架支撑,全部是纸片跟纸片折叠粘贴而成,俗称没骨头灯,这就是仙居花灯区别于其它门类花灯的特色之一。
(3)造型:因为没有骨架,花灯造型千变万化,立体面变化丰富、精致、细腻、小巧,凹凸感、层次感强烈。
(4)色彩:花灯纸片大部份用纯色色彩纸,红的黄的绿的蓝的青的紫的等,不施笔墨粉黛。灯光从花灯里面映射出后,纸张的颜色经过灯光的折射和针孔透视的中和,花灯上的各种吉祥图案、人物、花草、线条等都活灵活现的显现出来,使整个花灯色彩柔和艳丽、素雅大方、玲珑剔透。
仙居花灯是浙江省仙居县特色传统工艺品,元宵节节日习俗历史悠久,分布很广,种类繁多。如横溪、板桥的板龙灯,高迁上屋村的长旗灯,朱溪、下各的跳跳马灯,下塘村的鲤鱼跳龙门灯、田市镇水口山村的卷地龙灯,前王村的轿里狮子灯、推虾灯等。每逢元宵佳节,仙居山乡各地花灯竞彩,热闹非凡。犹为奇妙的是仙居皤滩【针刺无骨花灯】,被人们誉为【灯海明珠】。
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仙居针刺无骨花灯】,起源于唐朝,又称【唐灯】或【神灯】,明清时技艺趋于成熟。传说唐开元年间,皤滩村有一秀才,夜行深山迷路,被一仙女以一盏【神灯】引路。此灯造型别致,制作精美,小巧玲珑,古朴典雅。灯身没有骨架,全由针刺成各种花纹图案的纸片粘贴而成。秀才返家后,依样画葫芦进行精工制作。制成后悬挂在自家门口,人见人爱、赞不绝口。【神灯】在秀才家落户后,仙女即变作村姑与秀才结为夫妇,夜夜陪秀才诵读诗文。大考之年,秀才得中状元。后来人们就把这盏无骨花灯称作【状元灯】。随后,状元又把这种灯进献到宫里,从此皇宫就有了【无骨小宫灯】。状元夫人山姑逐渐把这种【神灯】的制作技术传授给皤滩村的村民。从此,这种神灯的制作工艺就长期流传在仙居民间。
仙居针刺无骨花灯融绘画、刺绣、建筑艺术于一体,造型别致,空间感强,立面变化丰富,结构细腻生动,是传统女红技艺的杰作。其制作工艺十分复杂,要经过绘图,粘贴,熨纸、剪订、凿花、拷贝、刺绣、竖灯、装饰等十多道主要工序,每道工序都有专门技术人员操作。
代表传承人:王汝兰
花篮宫灯
尺寸:直径:45cm 高75cm
硖石花篮宫灯的主要特色。每张针刺片的制作,用排针、勾针、花针、乱针、破花针、补针等不同的针法微刻精雕,毫发不爽。针刺密度达到平均每平方厘米十八至三十二孔,一件好的针孔作品需要数百万个针孔。集诗词、书法、绘画、篆刻、金石、刺绣等艺术门类之大成,寓诗情画意于内。
硖石灯彩玲珑剔透,制作精美,以其精湛的工艺、多样的形式传承数千年,经历史而不朽,在年代更迭中与现代工艺结合,幻化成当今灯彩艺术的奇迹。主要流传于浙江海宁市硖石镇。
2005年5月,硖石灯彩入选浙江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硖石灯彩传说最早起源于秦,唐时兴起,盛于宋。南宋时,被列为朝廷贡品。清代乾隆年间,硖石形成了演灯、顺灯、斗灯的盛况,下东街的“塔灯”、横港桥的“凌云阁”、横头的“梅亭”等灯会层出不穷。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硖石民间制灯、迎灯盛行,灯彩的制作工艺和造型形态亦有较大突破,出现了“龙舟”、“采莲船”等品种。“九陌联灯影,前门共月华海”。农历正月十五,在海宁市硖石街道举办的民间元宵灯会,素以灯彩针工之精细,良宵迎灯之盛况,享有“江南第一灯会”的誉称。
硖石灯彩以针刺花纹出名,制品工细绚丽,玲珑剔透。灯体以宣纸、竹篾、铅丝为主要材料,有画、拗、刻、扎、针刺、裱、糊、结等八大制作技法,制成后以灯映画,能显出形象逼真、惟妙惟肖的立体画面。
代表性传承人:胡金龙
纸板无骨花灯
尺寸:直径40cm 高:50cm
花灯的所有图案全由制作者自己设计,再用刻刀在纸板上刻出来。刻纸灯不用骨架,全以刻好图案的纸板拼成。
福建泉州花灯是福建省著名的特色传统工艺品之一。起于唐代,盛于宋、元,延续至今。泉州花灯历史悠久,影响广泛,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艺术特色,是南方花灯的代表。泉州的元宵节有着特殊的民俗内容一一睇灯。泉州的元宵节摧生出泉州花灯,泉州花灯红火了泉州的元宵夜
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南安丰州傅姓、黄姓族谱记载:唐僖宗年间,傳实以尚书左仆射衔带兵入闽,驻于武荣(泉州府前身),在桃源建唐王宫,按长安结灯的礼仪祝圣天子万年,于是有了桃源点灯的开始。清朝末年,泉州刻纸大师李尧宝(1892-1983),承继其父李九史的油彩画技艺和其兄李琦的刻纸工艺,吸收古典图案纹样,独创了李尧宝刻纸图案,并把这种精湛的刻纸技艺应用到料丝灯的造型图案上来,用165个纸制等边三角形组合成灯,镶上玻璃丝,创作出精美绝伦的刻纸料丝灯。此灯光彩夺目,高贵典雅,使泉州花灯的制作工艺和视觉效果都产生了重大飞跃,极大地提高了泉州花灯的艺术含量。
泉州花灯集雕刻、绘画、书法、造型、配色、漂染于一身,极富工艺美术价值。灯中的人物故事,山水风光,民俗风情都饱浸浓厚的文化内涵,给人予陶冶与启迪,有着很高的文化价值。
泉州花灯以她独有的刻纸、针刺工艺和料丝镶装技艺闻名。
泉州无骨料丝花灯创始人:李尧宝
传承人:李珠琴、李婵娟、黄丽凤、许谦慎
青海湟源排灯是流传于青海省湟源县的一种民间节日灯彩艺术。其产生可追溯至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当时内地客商云集湟源县城,湟源城内商铺为招揽顾容而纷纷制作名号招牌,招牌内插蜡烛,夜晚一点亮便熠熠生辉。后来各商铺的名号招牌制作得越来越精致华美,成为带有底座而形态图案各异的牌灯,横跨街道的大型排灯即是在牌灯基础上改制而成的。湟源排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充分体现了河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2006年,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湟源排灯起源于18-19世纪的清代中期。当初,商家为在夜间招徕顾客,纷纷制作商号广告招牌,内燃蜡烛,十分醒目。此后,又逐步发展成为有底座、图案、形式迥异,能横跨街道的排灯,每逢元宵佳节便进行展出,成为湟源县城的一大文化亮点。湟源排灯鼎盛时期是在20世纪10-20年代。那时,每当元宵之夜,彩布篷街,每隔十米就有一架排灯,排灯齐亮,如同白昼。排灯从古城西门(即拱海门)到东门(即迎春门),一条排灯组成的长龙延伸到万安街、张家尕铺;另一条直下丰盛街,至火祖阁。这里是湟源商业繁荣地区,也是排灯集中区,悬挂的排灯有一百多架。
湟源排灯形式多样,有长方形、卧桥形、梅花形、扇子形、立柜形、椭圆形等,大都由四格组成,意为“春夏秋冬”周而复始,四季长春,永葆其年,千秋万代。每格由长3尺,宽2尺方格的纱窗组成,排灯两面,共八格,长约丈余。
代表性传承人:张生录、杨增贵、张廷恩等
东莞千角灯是广东省东莞市特有的特色传统手工艺品,是宋代八角宫灯的形式,有一千个角,缀有一千盏灯,灯身为多个不同的立体三角形组成,集书画、剪纸(刻纸)、刺绣等优秀民间手工艺于一体。千角灯的扎作无图纸,也无样本留传,只由师傅口传身授。因为它历史悠久,体积巨大,工艺精湛,而被称为千古一灯。
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广东,凡添了男丁的人家,都会在男丁诞生后的开春时节举行灯会。而东莞千角灯的制作仅是东莞赵氏家族所独有。在东莞方言中“千角灯”和“千个丁”语音相同,寓意“百子千孙”传宗接代的意思。同时,用一千盏灯组合成一盏彩灯,独特的创意也充分展示了劳动人民的聪明オ智,是中华民族灯文化的瑰宝。
千角灯附有灯带24条,上绘有花卉及人物图案。该灯为纸扎工艺,其要求是一定有一千个角,整个灯分为灯顶、灯体、灯柱、灯带、灯尾五大部分。宽3.5米,高4.5米,体积巨大,工艺精湛,以前只悬挂于东莞莞城赵氏宗祠内。建国后,千角灯于1953年在东莞县物资交流会、1957年在广州市文化公园、1963年在东莞县展览馆、1965年在东莞可园展出,轰动一时。2005年,千角灯首次赴沈阳展出,获得中国民间工艺“山花奖”金奖以及“中华第一灯”等荣誉称号。
代表性传承人:张金培、张树祺
长园竹芯灯
尺寸:直径40cm 高60cm
灯笼采用丝架造型纱巾裱糊、剪纸图案、各色颜料绘画而成。
佛山彩灯,在广东佛山民间称为灯色,是中国传统彩灯艺术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中国南方彩灯的代表。具有精巧秀丽的特色,扎制工艺水平在国内领先,以品种丰富、款式新颖、装饰独特、工艺精致、富丽堂皇而深受群众喜爱。
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明代的佛山手工业、商业十分发达,人民生活安定,流传于中原的元宵灯会、中秋赏灯等民俗风尚也在佛山兴起,彩扎工艺应运而生。彩灯成为民间秋色盛会、元宵灯节、中秋节等民间节日习俗必不可少的项目。据《佛山忠义乡志》记载,明代初佛山秋色习俗就已经有【纸马火龙】、【柚灯纱笼、沿途交映】的情景。
佛山彩灯以工艺精细著称,艺术表现既细腻又夸张。民间艺术社制作的龙船灯,高三层,雕梁画栋,龙船内还有整套的彩扎人物以及台椅陈设,十分精致美观,可称得上是工精艺绝,极富艺术性和欣赏性。
佛山彩灯制作分设计、扎廊、扪衬、装配四大工序。
代表性传承人:杨玉榕
潮州花灯
尺寸:直径40cm 高80cm
其制作过程包括构思、扎胚、装裱、装饰、环节。花灯以丝架结构为骨架,用绸缎、丝绢、花边绣品作衣饰装裱、装饰等流程。
潮州花灯是广东省传统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大瑰宝。起源于明嘉靖年间,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潮州花灯主要分布于潮汕地区,从早期的迎神游灯到民间赛灯,逐渐演变发展为节庆观赏和民间装饰的综合性灯彩艺术。潮州花灯集彩扎、彩绘、剪刻于一身,融合了潮州特有的潮剧、潮绣、泥塑等多种艺术元素,造型精巧多样,文化内涵丰富,乡土特色浓郁,自成体系,别有一格,是古老潮州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岭南灯彩艺术的奇葩。
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护展项目名录。
潮州花灯是我国民间花灯艺术的一大流派,其产生的确切年代已很难考证。但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新安佘民刊本《荔镜记》第六出《五娘赏灯》中已多处描写潮州城(旧称“潮州府城”)游花灯情景,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潮州歌册《百屏灯》从“活灯看完看纱灯,头屏董卓凤仪亭,貂蝉共伊在戏耍,吕布气到手捶胸。”一直唱到“九九摘印潘仁美,百屏拜寿郭子仪。”足见潮州花灯历史悠久,影响深远。
以戏曲和历史人物故事为主要表现题材,配以楼台亭阁、山水园林、动物形象等。
广东潮州花灯的制作工艺比较繁复。不同品种的花灯,其用材、制作过程均有差异。但从共性方面概括起来,制作过程一般包括构思、扎胚、装裱、装饰、组装几个环节。
代表性传承人:刘耀生
洛阳宫灯是一种特色传统工艺品,元宵佳节常见的装饰品。品种繁多,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常见的有白帽方灯、红纱圆灯、六色龙头灯、走马灯、蝴蝶灯、二龙戏珠灯、罗汉灯等,尤以红纱灯最为有名。其造型优美,宜书宜画,撑合自如,易于保存。既可用于喜庆饰品,点缀升平;又可作艺术宣传,表彰新风。
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洛阳宫灯历史悠久,它创自东汉,盛于隋唐,久传不衰。相传汉光武帝建都洛阳后,于元宵佳节在宫廷里张灯结彩,大摆宴席,盏盏宫灯,各呈艳姿。后来,宫灯的制作技术,逐渐传出宫廷,流向民间。“宫灯”之名,即由此得来。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迁都洛阳后的第一个元宵夜,即在洛阳新宫内外和天津街上陈设百戏,遍饰宫灯,饮宴畅游。隋唐时期,每逢元宵佳节,洛阳全城家家宝灯高挂,处处明灯璀璨,人人提灯胜游,盏盏争奇斗艳。这种风俗,风靡全国,波及海外。宋以后,洛阳屡遭战乱,元宵节逐渐失去了旧时的风采,但宫灯制作技术,一直流传至今。
洛阳宫灯最大的一个“与众不同”,是可以在用时撑开,不用时合上,伸缩自若,收藏方便,因此深得社会各阶层的喜爱。据传,1894年,慈禧携光绪帝途经洛阳,见洛阳宫灯张合自如,很是喜爱。随行官员回京后口口相传,便专门派人到洛阳购灯,由此引发当时洛阳宫灯制造业的兴旺。
河南洛阳宫灯以纯手工制作,工艺考究,有70多道工序。品种有张合架纱绸宫灯、老样宫灯、清化样宫灯、拼装架方型彩绘宫灯、拼装架多角彩绘宫玩灯、花灯、纸灯。
代表性传承人:王春生、王福信
汴京灯笼张亦称汴梁灯笼张,世居开封,为开封著名彩灯制作世家,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已传承七代。
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汴京灯笼张始于清朝,是清朝末期艺人张太全留下的绝技由于灯笼制作技艺传到近代有许多都已失传,第七代传承人张俊涛与父亲从2000年开始,投入了30万元人民币,从国内各地搜集资料,开始古灯的研究复原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恢复了千眼千手佛灯、走马灯、立体汴京八景无骨花灯等近50种传统古灯。
造型突出,令人过目不忘;用料考究,注重材料色与光源色的一致性,灯光照度高;将多种艺术融为一体并实现了传统制灯技艺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
汴京灯笼张的传统作品原料主要使用纸、布、绸、缎、绢、竹、木等材料制造,经过扎制、合褶、着色、整理等流程完成。
代表性传承人:张俊涛
荷花灯
尺寸:直径1m 高80cm
制作荷花灯总共需要62道工序,在用竹篾扎好花灯的“筋骨”后,就要开始制作花瓣。首先将白色的拷贝纸,剪成豆腐块一样大小,500张或1000张一起,浸泡在颜料水的染缸中,深浅渐变的效果由染色时间决定,这一过程,一般秘不外宣。泡好后花瓣纸还要晾干,而这也讲究,只能阴干、不能晒干。纸张干透后,还需要压模,形成花瓣、叶子上的一道道“筋络”。首先,需要把约10张染好的花瓣绕在木棍上,以铜丝圈圈缠绕。
铜丝绕圈也有讲究,首要的条件是均匀,这决定着花瓣纹路的整齐与美观。对花瓣纸进行压模利用铜丝将花瓣纸定型后,还需要利用模具压模,压模的瞬间便会在染纸上形成一道道均匀、细腻的“筋络”。这一步骤无法用机械代替,只能讲究手工的熟能生巧。吹开花瓣这时,10张花瓣的筋络成形,需要艺人用吹气的方式将被按压紧实的花瓣吹开间隙,以便分片。扎花头分片的花瓣虽然具有了纹路,但形状依然是矩形。为了制作花瓣的尖头,又掏出铜丝,飞速地缠住花瓣纸一边。手中“开”出一朵小小的花瓣缠好铜线后,再剪去线头,栩栩如生的一片花瓣便诞生了。在花瓣上涂上浆糊为了体现出立体、半浮雕的效果,扎花瓣时要先进行卷曲,然后用胶水黏贴在花灯的骨架上。将花瓣一圈圈粘贴在灯架上不同的灯,大小不一、层次不一,花瓣的片数也不同。一般来说,小的有30张、中等的40至50张,大型的需要7层56张。荷花灯成形最后,在荷花灯上装上花头、莲蓬、荷叶等装饰,荷花灯就做好了。
秦淮灯彩亦称“金陵灯彩”、“南京灯彩”,是南京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之一。它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早在东晋时期,这一地区即已出现了有关灯彩的文献记载。秦淮灯彩汲取中国传统纸扎、绘画、书法、剪纸、皮影、刺绣、雕塑等艺术之长,在制作中综合木工、漆工、彩绘、雕饰、泥塑、编结等诸多工艺手段,形成自己的技艺特色。现代以来,秦淮灯彩在种类上得到进一步发展,除荷花灯、狮子灯等传统灯彩以外,又推出了一系列与时代关系密切的花灯作品,如远洋轮船、运载火箭、城市建设、山林景观等。
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根据文献记载,早在南朝伊始,国都南京城就曾举办过元宵灯会。为祈求风调雨顺、家庭美满和天下太平,张灯结彩的景况,开始从深宫禁苑、宗教场所走向民间大众,“灯火满市井”的场景颇为壮观。对此,梁简文帝萧纲、陈后主等都曾用生动的诗歌,描绘了南朝利用灯彩来增添节日气氛的社会风尚。
作为我国传统灯彩艺术的重要流派之一,秦淮灯彩客观地反映了民间灯彩由自然之火、生活之火、祭典之火到艺术之火的历史演变进程。它将地方传统民俗加以融汇,从古韵悠远的秦淮民间工艺中开发出富于吸引力、感染力和商业价值的新型文化产品,为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做了很好的示范。
秦淮灯会由单一的传统手工工艺发展为集手绘、剪纸、镂空、光雕、立体造型、卡通等工艺为一体;表现手法集形、声、光、电、动等现代艺术,材质拓展到绸、娟、纱、环保PVC、LED、亚克力等。
代表性传承人:曹真荣、顾一亮
凤舟灯
尺寸:1.1m×0.35m×0.85m
苏州彩灯素以造型优美,制作精巧著称。早在南宋时,苏灯就名噪一时,明清时期,苏州元宵之夜的灯彩,其品种之多,工艺之精,已冠于世。而今,灯彩制作于工艺精巧更非昔比,集纸扎、裱糊、剪纸、绘画、装饰等传统艺术之大成,将绢衣泥人、动物瓜果艺术技巧融于一体,以其精巧美丽、玲珑剔透的艺术特色而深博人们的赞赏。
苏州灯彩是中华民族传统手工艺品,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苏州灯彩,史称“苏灯”。它始于南北朝,盛于唐宋。元宵观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苏州灯彩的工艺十分精巧,画面丰富多彩,绘有山水人物、飞禽走兽花草鱼虫,不仅光华灿烂,而且制作巧妙。如有一种“剔画彩灯”和“走马灯”,灯上设置各种故事人物,有西施采莲、张生跳墙、刘海戏蟾之类。待灯里燃起蜡烛,冷热空气对流,人物即能循环转动,颇有趣味。
2007年3月,苏州灯彩入选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苏州灯彩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苏州灯彩,史称“苏灯”。它始于南北朝,盛于唐宋。元宵观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说早在二千多年前汉武帝就“结灯为山祭祀太乙”。到唐代,元宵张灯的风俗进一步盛行。唐睿宗时,在长安搭建灯楼,燃灯万盏。进入宋代,更是盛况空前,城镇上出现了灯市。因此,中国历来把元宵节称为灯节。
苏州灯彩以亭、台、楼、阁为主要造型,结构巧妙、雅致秀丽,具有浓郁的苏州地方特色。灯内配上吴门画派的山水、花鸟、人物等画面,饰以刀法流畅五彩缤纷的套色剪纸,燃灯以后,空气产生对流,画面就周而复始地旋转,集中体现了苏州的民间艺术。在形式各异、品种繁多的彩灯中,最能表现苏州特色的是——亭台楼阁走马灯。
灯彩种类:挂灯、座灯、壁灯、大型艺术灯彩、人物灯彩、走马灯
代表性传承人:汪筱文
在上海都市环境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灯彩艺术,它继承古代灯彩的优秀技艺并加以合理发展,不又材质有所更新,品种也更为キ富。其中,以何克明为代表的“动物立体造型灯彩”,以富有生命的活力和结构复杂而著称,已成为上海本土灯彩艺术的代表和民族文化智慧的象征,影响远播世界。
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唐诗曰:“紫禁烟花一万重,鳌山宫阙隐睛空,玉皇高拱云霄上,人物嬉游陆海中”。至宋代,汴梁、临安上元灯节,延续五夜,“四十里灯光不绝”,《东京梦华录》记载了当年灯会盛况。朱元璋建都南京,曾于元宵节在秦淮河上燃放水灯万支;迁都北京后,元宵辟专区悬灯,増设灯市。清代灯节也“竞出新意,年异而岁不同。”
上海灯彩以动物造型为骨架结构,用铅丝缠绕皱纸代替传统的竹篾,扎制出的灯彩骨骼结构准确,细致精湛,造型生动,姿态传神。
代表性传承人:何克明
北京宫灯
尺寸:直径45cm 高95cm
北京宫灯制作时工艺复杂,先以细木为骨架,做成四角型,然后在骨架之间镶以绢纱,并外绘各种图案,一般悬挂在厅堂梁上。由于长期为宫廷所用,除去照明外,还要配上精细复杂的装饰,以显示帝王的富贵和奢华。
北京灯彩艺术品主要有纱灯、宫灯、走马灯、立体动物灯、金属灯、料丝灯等。灯彩的制作技艺是彩扎,裱糊、编结、刺绣、雕刻、剪纸、字画的凝聚,成为既延续传统工艺又表示出浓郁文化积淀的综合性造型艺术。灯彩与彩灯、宫灯不同,灯彩的主要功能在于灯艺,它以文化娱乐为主,与民俗,民间文娱表演相融合,内包罗万象。
2008年,北京灯彩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北京灯彩起源于汉,元代形成独有的鲜明的宫廷艺术特色。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时,北京的各类花灯十分兴旺。北京的灯节活动从正月初八开始,至十三进入高潮,到十七结東。由于和商业交易相结合,故又称“灯市”。白天是繁华的集市,夜晚是欢乐的灯会。明时,北京出现了一批著名的手工业作坊,各种花灯,巧夺天工。清朝末年,曾经作为皇宫彩灯的宫廷灯彩艺术,逐步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北京民间灯彩。
北京灯彩以彩扎,裱糊、编结、刺绣、雕刻、剪纸、字画的凝聚,成为既延续传统工艺又表示出浓郁文化积淀的综合性造型艺术。
代表性传承人:马文良、李邦华
李邦华
忠信花灯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民俗造型艺术,流传于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东南部六镇(即忠信镇周边五镇)的传统赏灯民俗中的艺术精品。它设计新颖,造型美观,制作精致,是集绘画、剪纸、书法、对联、诗词、编织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忠信花灯有十多种:分别是繚丝灯、宫廷灯、参灯、磨灯、紫灯、龙风灯、宝莲灯、百公灯、廓灯、五福灯等。忠信花灯是忠信民间客家文化的组成部分,元宵节的装扮,赏灯习俗的重要载体。
2006年5月被列入第一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1年,列入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忠信镇是花灯的产地之而吊灯、赏灯更是忠信镇富有特色的一种传统民俗。1730年(清雍正八年)《连平周志》第二卷风俗篇记载:“上元喜簇花灯作龙狮各种戏舞唱采茶歌”,从20世纪初开始“忠信花灯节”以“文化搭桥、经贸唱戏”的形式,展示容家传统民间工艺美术和客家民俗风情,弘扬民族文化,繁荣城乡贸易,扩大招商引资,推动忠信乃至连平县的经贸发展,忠信镇则成为名副其实的“花灯之乡”。
忠信花灯造型独特,其结构从上到下分为灯盖、身、灯裙,从里到外一般有2至4层,规格大的直径有12米,小的也有40厘米。与其他地方花灯的小巧玲珑不同的是,忠信花灯大而精致,多呈柱形,花灯外层配以剪纸、图業、纸穗等,整个灯饰五颇六色,同时集绘画、工艺、剪纸、书法、诗词于一体。花灯大多用竹编骨架,有四角、六角、八角、十二角。与其他地方的花灯相比,忠信花灯的灯裙是最特别的,灯裙由各种各样的花案彩色灯带组成,灯内装置各种形象画片旋转流动,堪称民间工艺奇葩。
广东忠信花灯以编制、描画、剪纸、装饰为主要工序。
代表性传承人:赖焕清
乐清首饰龙是传统工艺美术珍品。起源于明朝末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一般长5米,高3米,宽2米,前有龙头,后有龙尾,龙身至少是由4层楼阁组成。首饰龙这一民间灯彩游艺活动,除了当地老百姓用来娱乐外还蕴涵着人们的美好祝愿。
2014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龙船灯诞生在温州的乐清等地,决不是偶然的。首先,温州地处东南海滨,历代渔民靠海捕鱼为生。鱼船是渔民的生命,离开了船,渔民就没有一切。正因为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使他们对鱼船有深厚的感情,才能创造出这种特殊的龙灯,这正是海洋文化特征在民间灯彩中的具体反映。其次,它和当地的工艺美术密切相关。名闻全国的乐清细纹刻纸,据说和龙灯上的【龙船花】有着血缘关系,它们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发展,并逐渐使剪纸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最后成为一门独立的有区域特色的艺术。
龙船灯,不仅仅是元宵节的绝妙灯彩,更是一件无比精巧的艺术品。首饰龙灯,作为明代的传统灯彩,流传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能完整地保留到今天,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它是温州历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吴越地区灯彩的代表作,在全国也算一绝。
乐清首饰龙必须精通木匠、竹工、雕刻、绘画等多门手艺。
代表性传承人:林顺奎
秦淮灯会又称金陵灯会、夫子庙灯会,是流传于南京地区的民俗文化活动,主要在每年春节至元宵节期间举行,持续50多天,有【天下第一灯会】和【秦淮灯彩甲天下】的美誉,是中国唯一一个集灯展、灯会一和灯市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灯会,也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民俗灯会。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是历代南京民众延续和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空间,已成为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6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秀山花灯,是我国西南地区花灯艺术中一支重要流派,是集宗教、民俗、歌舞、杂技、纸扎艺术为一体的民间花灯艺术和民间表演艺术,又称跳花灯、耍花灯、花灯戏,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歌舞说唱艺术。
2006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江西曲艺,流传于修水西北部幕阜山下的塘城、全丰两乡。据传全丰花灯曲调系由道教音乐派生而成。
2006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流传于河北邯郸的一种汉族民俗舞蹈。
2006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作为苇子灯道具的苇秆,用竹竿或木杆制成。苇秆或高粱秆插成的灯架,用彩纸装饰。灯的内外层,均由绵纸和彩纸装饰,蜡烛用羊脂油特制。灯有二十四杆,象征农历一年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都明灯闪耀,风调雨顺。苇子灯阵多在春节期间的夜晚表演。通过灯的流动,形成各种图案或字型,场面盛大,气势壮观。由年轻体壮的小伙子32人表演,其中擎苇子灯的24人,提小灯笼的8人,打击乐器有墩鼓、小鼓、大鼓、大钹、小锣等。道具有小灯笼9盏、苇子灯24杆。传统的苇子灯阵,节目有《跑圆场》、《四马投堂》、《八门套九星》、《倒卷帘》、《二龙出水》等。
河曲河灯会是流传于山西省河曲县的一种民俗活动。是禹文化、鬼神文化和走西ロ文化结合的产物。一般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举办(共举办3天,分别为农历七月十四、十五、十六)。由祭奠大禹仪式、放河灯两部分组成,还有戏乐助兴,是晋、陕、蒙三省民众传统习俗的重要组成。
2008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英都拔拔灯源于古代英溪的纤夫拉纤,是一种集民间信仰、岁时节令、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为一体的传统民俗活动。活动时间为农历正月初九,地点为英溪流域各自然村。
2008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安徽省合肥市的传统民俗活动,场面壮观,气势恢宏,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2008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渔灯节是山东省烟台汉族民俗节日,是从传统的元宵节中分化出来的一个专属渔民的节日。除传统的祭祀活动,在庙前搭台唱戏及锣鼓、秧歌、舞龙等亦是渔民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
2008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江西赣州石城县在南宋就有灯会活动。石城方言中,灯、丁同音,舞灯有祝愿丁口繁盛、丁财两旺、庆贺吉祥之意。石城是客家人南迁东进的中转站,石城灯会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寄托着神灵崇拜和火神崇拜。主要表达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消灾除恶。灯会在石城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流传于木兰乡的板桥灯,所有男丁均会耍弄。灯王【秆龙灯】,在农村中六岁以上男童均会耍弄。妇孺知灯、人人会灯。
2008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泮村灯会又称舞灯会,是广东省开平市的特色传统民俗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三举行,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2007年5月,开平泮村灯会成功申报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6月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泮村灯会】既是【传统手工艺】,又颇具【民俗】风味,是珍贵的文化瑰宝和历史文化遗产。
中国彩灯,饮誉古今;自贡灯会,久负盛名。勤劳智慧的自贡人民,不仅将无与伦比的井盐技术奉献给了世界,而且将美轮美奂的彩灯工艺贡献给了人类
在千百年来广布年节灯会的神州大地上,自贡灯会脱颖而出,荟萃了中国灯文化的风采,赢得了“天下第灯”的美称。
2008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河北省蔚县上苏庄村拜灯山是民间民俗社火活动的一种,其基本内容有点灯山、拜灯山、耍灯火、唱大戏四部分。
2008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在海峡两岸,有两个滨海乡村都叫东石,一个在福建晋江,一个在台湾嘉义,两地共同拥有一个全国独一无二的元宵灯俗——“闽台两东石,共数一宫灯”。活动由民众自发组织,依托东石三公宫(嘉应庙)举行,于正月十三到三公宫祭祀“三公”、数宫灯,共庆两岸人丁兴旺。闽台东石灯俗见证两岸民俗相同、神缘相通、血缘相连。
2008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九曲黄河阵灯会又称九曲黄河灯阵、转九曲等,因灯阵曲折绵延如黄河之龙曲而得名。是山西,陕西,河北,甘肃省的传统民俗活动。因占地广、费料多、又耽误工,过去也不年年扎放,一般每20年扎放一次,现在山西民间依然保留有这一习俗
2008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甘肃省永昌县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卍】字是梵文,含义为【吉祥之所集】,是【瑞相】【万德吉祥】的标志。
2008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福建省仙游地区汉族民俗娱乐活动。元宵游灯,其本质特征是娱神娱人,驱邪迎祥。祈求风调雨顺,国富民康。通过游灯活动,浓郁乡亲,同娱同乐,增进团结。
2008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豫园灯会是新春期间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一项代表上海人文传统的重要文化活动。灯会占地5.3公顷,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八,在具有明清两代南方园林建筑风格的著名古代园林豫园旅游城举行,已成为展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展演优秀民俗民风的盛会。
201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南昌湾里区上坂曹村关公灯,又名关公龙,是纪念国名将关羽(字云长,世称关公)而传承的民俗活动。是江南地区罕见的以三国关公故事为题材的花灯艺术,也是当地最长、最美、最富有地方特色的龙灯。
201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河上龙灯会流传于杭州萧山区河上镇一带的一项民俗表演活动。河上板龙始于南宋绍兴年间,板龙问世后,年年春节都会舞起来,形成了气势宏大的龙灯胜会。1979年以后,河上舞板龙的传统延续了下来。
2014年,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宁波宁海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以鸣群锣、抬古亭、“请老爷”、放铳花等形式来展现。说是元宵灯会,其实在正月初十就开始鸣响群锣,首天为4担,至十四增至36担,并在广场集中,由大旗引路,19杠古亭、抬阁、秋千随后,到塔山庙“请”出“濠公老爷”,再走街穿巷进行巡游,当晚观看古亭点灯和燃放铳花,次日巡游继续,至晚上再看点灯和铳花后,将“濠公”抬回庙内,整个行会才告结東。
2014年,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淄博花灯会久负盛名,“南有自贡恐龙灯,北有哈市冰雪灯,东有淄博闹花灯“。
2014年,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陕西彬县群众民俗文化生活重要节会,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水帘村花果山上进行,是天下唯一一处在悬崖峭壁上用清油点灯的世界奇观,也有说是世界上最早的霓虹灯。依托灯山举行的灯山庙会,更具奇趣。
2014年,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青田鱼灯舞】
起源于明代,流传于浙江省青田县。
艺术特色:领队手举长柄大红珠,参演者各举鱼灯一盏,按举红珠者所吹哨子的指挥走出各种阵图,具有极高的艺术文化价值,被誉为“天下第一鱼”。
代表性传承人:郭秉强
【莆田九鲤灯舞】
起源于明清时期,流传于福建省莆田市。
艺术特色:九鲤灯舞所用鱼灯制作考究,先以竹篾作骨架,扎成鲤鱼形状,而后再在外部贴糊红纸,并画上鱼鳞和鱼鳍。
【鲤鱼灯舞】
起源于七千年前,流传于江西省吉安县。
艺术特色:以一只鳌鱼为头,青虾为尾,九条鲤鱼居中,鱼虾亲密团结,衔尾而进,以求到达象征幸福美好境地的龙门。
代表性传承人:邓建民。
【沙头角鱼灯舞】
起源于清代康熙年间,流传于广东省深圳市。
艺术特色:结合当地民间元宵张灯作乐的习俗和早期从事海上捕捞的经验,创造出了独特的鱼灯舞。
【东至花灯舞】
起源于三百多年前,流传于安徽省东至县。
艺术特色:东至花灯舞的演出以家族为单位,一级从正月初二开始,至正月十五结束,最长的表演要到二月初二才停止。
代表性传承人:黄杰海。
【苏家作龙凤灯舞】
起源于河南省博爱地区。
艺术特色:龙灯、凤灯结合在一起,在龙凤共舞基础上,增加数十种伴舞灯,编了许多灯舞节目,并于当年农历二月二十九火神庙会期间演出。
【上舍化龙灯】
起源于清朝嘉庆年间,流传于浙江安吉。
艺术特色:龙本身蕴含的吉祥、尊贵之意,逐渐演变为村中逢年过节和喜庆之时必演的一个传统节日。
代表性传承人:杨森芳。
【青田百鸟灯舞】
起源于唐景云年间,流传于浙江青田县。
艺术特色:舞蹈以队形、鸟形与舞鸟人的组合舞蹈变化为主,山野土味浓郁。
【郧阳凤凰灯舞】
流传于湖北十堰市。
艺术特色:演出并配以独特风格的凤凰灯曲调,激越欢快,凸现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汉族民俗文化特色。
代表性传承人:史清。
【蒋塘竹马灯会】
流传于江苏溧阳市。
艺术特色:马灯表演队伍有一百多人,表演分上下两场,主题是浴血奋战和欢庆胜利。
代表性传承人:任球生。
【浦东绕龙灯】
流传于上海。
艺术特色:舞蹈艺术的肢体语言、戏曲的步法亮相、武术的精气神韵等融入到舞龙的技巧中,表现了祥和、喜庆、欢乐、昂扬之美。
【龙灯扛阁】
起源于170多年前,流传于山东省临沂市。
艺术特色:将龙舞与扛阁结合在一起进行表演,有各种惊险动作,场面精彩,环节引人入胜。
【地龙灯】
起源于300多年前,流传于湖北省来凤县。
艺术特色:以“巴地梭”的舞蹈形式,生动灵活地展现出龙“游于水、爬于山、腾于空”等神奇造型。
【无为鱼灯】
起源于北宋,流传于安徽芜湖。
艺术特色:玩鱼灯的第一天叫“开灯”,最后一天叫“收灯”。从开灯第一天起摆供桌,由全村人负责祭礼,请道士做道场,一直到玩灯结束。
代表性传承人:任俊堂。
【龙岩采茶灯】
起源于19世纪中期,流传于福建龙岩城乡。
艺术特色:美山村流行表现了采茶时节灯劳动场景。舞蹈动作有几十种,基本舞步称为“采茶步”。
【古蔺花灯】
起源于唐宋时期,流传于赤水河中游地区。
艺术特色:“耍花灯,贺新年”,说唱吉祥,祝福平安。经数代人的传承,深受当地民众喜爱,古蔺县也因之被称为“花灯之乡”。
【蚌埠花鼓灯】
起源于夏,流传于安徽省蚌埠市。
艺术特色:舞蹈包括“大花场”、“小花场”和“盘鼓”三部分。是舞蹈、武术与技巧表演的结合,同时又具有造型艺术特征。
代表性传承人:梅连社、金明、娄楼。
【凤台花鼓灯】
起源于夏,流传于安徽省凤台县。
艺术特色:舞蹈包括“大花场”、“小花场”和“盘鼓”三部分。是舞蹈、武术与技巧表演的结合,同时又具有造型艺术特征。
代表性传承人:陈敬芝。
【颍上花鼓灯】
起源于夏,流传于安徽省颍上县。
艺术特色:舞蹈包括“大花场”、“小花场”和“盘鼓”三部分。是舞蹈、武术与技巧表演的结合,同时又具有造型艺术特征。
代表性传承人:陈玉华。
【滚灯】
起源于700余年前,流传于江浙沪地区。
艺术特色:滚灯,被誉为“灯中之王”。现保留的节目有:翻铁塌饼、白鹅生蛋、蜘蛛放丝、缠腰缠脚半脱靴、缠腰双脱靴、五梅花、日落西山、鲤鱼卷水草、鹤鸽冲天等。
代表性传承人:徐思燕。
【梁山灯戏】
流传于梁山县。
艺术特色:舞蹈动作与说唱表演形式结合而成,唱腔音乐主要有胖筒筒类的灯弦腔,徒歌类的神歌腔和俚曲类的小调,其中“梁山调”灯弦腔比较独特。
【北川灯戏】
起源于明代,流传于南充。
艺术特色:演出形式生动活泼,内容多歌颂正义,鞭挞丑恶,寓教化于嬉乐中。剧目一般以喜剧,闹剧为主,正剧、悲剧题材也多用喜剧表现。
【恩施灯戏】
起源于清乾嘉年间,流传于湖北恩施。
艺术特色:唱腔主要有正腔和小调两大类,以恩施流行的花锣鼓和称之为“大筒子”的胡琴伴奏,主要在广大农村中的年节、婚嫁、寿诞等民俗吉期中演出。
【贵州花灯戏】
流传于独山、遵义、毕节、安顺、铜仁。
艺术特色:独山花灯戏有一百四十多种演出剧目,包括《金铃记》、《蟒蛇记》等85种早期条纲戏剧目,《铡美案》等27种移植剧目和《七妹与蛇郎》等27种新创剧目。
【云南花灯戏】
流传于昆明、玉溪、姚安。
艺术特色:花灯戏是一种民间自娱自乐、载歌载舞、有说有唱,并带有戏剧、杂耍等综合性质的表演艺术。
利川灯歌(又名灯调)是当地土家族人逢年过节时沿街沿村,划地为台,以彩龙船、车车灯为主要道具的一种传统民间歌唱。内容以贺喜祝福、农事耕作、风光习俗和男女情爱为多,既有传统唱段,也可即兴创作。歌词句式以七字句破四字、三字加五字加村词(或衬句)的。旋律多下行,多小跳和级进。音调结构以“三音腔”最典型。
2011年,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井冈山全堂狮灯,俗称全堂狮子,表演由龙灯、舞狮、拳术、棍术、器械、对练以及盾牌舞等七大项组成,配以锣鼓、唢呐等乐器伴奏,由人共同完成。既有赤手空拳的武术套路;又有千奇百怪的武术器械,至今仍遗存着古朴原始的民间武术风貌,极具观赏和研究价值。
2014年,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自贡灯会始于唐宋,兴于明清,盛于当代,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在唐宋年间,自贡地区就有“狮灯场市”、“灯杆节”等新年赏灯的习俗。清中叶即有各祠庙主办的灯会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的1964年,自贡市举办了“首届自贡迎春灯会”,把千百年来自贡各类彩灯节庆活动统一称为“自贡灯会”,传承民族文化,寄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987年,自贡灯会更名为自贡国际恐龙灯会经贸交易会,将“以灯为媒,广交朋友,振兴经济:以灯为荣,振奋精神,建设自贡”作为灯会的指导思想,探索“振兴自贡经济,让自贡走向世界”的创新之路。至今,自贡己在本地举办了7届迎春灯会和24届国际恐龙灯会。
30年来,自贡灯会的足迹遍及世界五大洲及祖国的大江南北,先后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500多个大中城市展出,共吸引14亿多中外游客观灯,被誉为“天下第一灯”。
【发展脉络】
1988年,自贡灯会首次出川赴京展出引起轰动,邓小平等114名中央首长亲临观灯并给予高度评价。
1989年,自贡灯会第一次走出国门出展新加坡,大获成功。
2004年,中国彩灯文化发展园区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础”。
2005年,自贡灯会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2005年向海外推出的大型民俗旅游”项目。
2007年,自贡灯会被国家文化部评为“优秀出口文化服务项目”。
2008年,自贡灯会被国务院列为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标志着自贡灯会在全国范围内受到法律保护。
2009年,自贡灯会荣获2008-2009年度中国十大品牌节庆“金海豚”大奖;自贡灯会荣获“节庆中华奖”最佳国际交流奖。
2010年,在上海举行的2010年世博会·中国节庆高峰论坛上,自贡灯会荣获“新世纪十年中国节庆产业大奖·中国最具魅力的节庆活动”。
2012年,自贡灯会荣获“中国十大品牌节庆奖”。自贡灯会荣获“最具国际影响力民族节庆奖”殊荣。
2014年,自贡灯会荣获“最具国际影响力节庆奖”殊荣。
2015年,中国节庆产业“金手指”奖颁奖盛典上,自贡灯会获奖。
2017年7月,自贡灯会在第六届中国民族节庆峰会暨“2017中国优秀民族节庆”评选活动中荣获“最具国际影响力”大奖。2017年10月,自贡灯会在德国汉堡成功举办G20峰会“中华彩灯汉堡行”活动,受到中宣部表彰并将自贡灯会正式列入“感动中国”系列活动。
2018年5月,自贡灯会荣获“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优秀组织奖。2018年9月,在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国家商务部主管)联合中国旅行社协会(原国家旅游局主管)共同主办的中国节事与旅游大会上,自贡灯会荣获“中国优秀节事奖”。2018年11月,在中国会展会奖产业年度金手指奖评选中获得“十大最具影响力节庆活动”。
中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出现前,先后体现于国家实施的传统文化遗产、民族民间文艺、传统工艺美术和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中。2001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4 年,中国加入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11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在国家和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我国彩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纳入了各级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先后公布了四批保护项目名录和一批代表性传承人,实施了一批保护项目,建设了一批非遗传习所、生产性保护基地和传承人工作室, 培养一批民间乡土文化人才。“灯荟东方满眼春—中国彩灯非遗艺术精品展”顺利举办,得力于本馆长期开展彩灯非遗保护、利用和传承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得力于市委、市政府和主管部门多次召集相关部门协调,专题研究展览主题、方案、宣传等工作。同时, 要感谢全国各地主要彩灯流派、灯彩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所在地的文广新局、非遗传习所、生产性保护基地和传承人,或居中协调、或提供展品、或在现场演示,做了大量工作。 由于展览举办者学识所限,加之时间仓促,难免差错和疏漏, 敬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