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镇县博物馆(县文物保护中心)2023年工作报告

固镇县博物馆(县文物保护中心)2023年工作报告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县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按照上级各主管部门和局党组的工作安排部署和要求,根据年初确定的任务目标,立足实际,认真谋划,紧紧围绕全县文旅工作计划,牢固树立文物保护传承意识,以积极开拓的工作思路及主动服务的工作理念,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夯实业务基础,提升服务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现将2023年年度县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工作情况及2024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继续做好免费开放工作,完成年度计划

2023年,新冠病毒感染回归乙类乙管,我馆认真落实免费开放工作,立足线下与线上,提升教育理念,开发教育项目,为青少年及广大群众打造服务品牌,完成津浦铁路固镇站旧址博物馆设立备案,扩大博物馆社会影响力。我馆也不断加大对全馆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的培训,开展讲解员业务能力培训和考核工作,提升讲解员业务服务水平,同时为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给公众带来更好的参观体验,固镇县博物馆在今年正式上线自助语音导览服务。在相关举措之下,截止12月1日,固镇县博物馆本年度共接待团体参观112批次,接待人次58919人次,并获评市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及安徽少先队校外实践基地等荣誉称号。

(一)创新办展思路,教展览工作推陈出新

我馆在做好新馆开馆工作的同时,临时展览也异彩纷呈。

1.举办固镇县博物馆开展2023癸卯(兔年)新春生肖文物图片联展》及《跃动江淮——安徽体育图片联展》活动。我馆积极利用全省博物馆联盟资源,举办一批有特色高质量的图片展览,并丰富宣传教育手段,充分利用各种线上新媒介和线下教育活动,通过“引进来走出去”,让文物活起来。

2、联合办展理念新颖,对外交流展览有声有色。2023年,我馆联合萧县博物馆共同承办的“楚风汉韵----汉代画像石精品拓片馆际交流展”此次展览活动将要展出萧县博物馆馆藏汉画像石拓片60幅,萧固两县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举办此次活动,旨在增进两县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实现文化资源共享。营造加快经济文化共同发展的良好环境。充分让文物展览“活”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同时也是让观众了解和认识汉画知识,解读汉画像石艺术的一次普及活动。此外,为进一步普及文化遗产相关知识,丰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激发大家对文化遗产的浓厚兴趣,营造全民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固镇县博物馆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和酒泉市博物馆联合举办“到世界找敦煌—敦煌流散海外文物复制展”,旨在让更多人近距离了解敦煌、了解莫高窟、了解藏经洞辉煌的艺术成就,同时更好推动文化交流互鉴与融合发展。

(二)我馆坚持延伸服务项目,举办流动展览。继续推进“流动博物馆”进社区、进公园、进学校、进军营等送展活动,抓住重要节点,营造公众喜闻乐见的看点。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博物馆宣传教育基地作用,引导广大青少年与文物“对话”。

1、持续加强传统节日活动宣传。6月22日在博物馆一楼大厅开展了“品味端午 粽享欢乐 传承文明”端午节主题活动。工作人员向大家介绍了此次活动的内容和流程,给参与活动的游客们讲解了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让大家既体验了活动的乐趣,还明白了端午节的起源和意义。通过开展此次活动,不仅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还能传承群众民族精神,同时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让大家在欢声笑语中过了一个欢乐祥和的端午节。

2、“文物知识进校园”宣教活动为将博物馆资源深层次融入青少年教育教学,让博物馆教育在青少年课堂落地开花,大力开展历史文化和传统文化教育。固镇县博物馆开展一系列博物馆文物图片展活动进校园活动。送展的内容为《固镇文物展览展示》、《固镇历史文化》及《文物里的月与中秋》,我馆讲解员进行了现场讲解,通过文物图片展示,用通俗的语言为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文物知识普及课。学生们认真聆听,现场气氛热烈,使学生们不用走出校园也能形象直观地了解文物知识,近距离感受家乡历史文化的无穷魅力,增强对固镇传统文化及文物的了解。我馆今年在“九一八”91周年及“九九重阳节”之际组织相关特定人群到博物馆参观。此外在县城主要街道、学校门前悬挂保护传承文化遗产主题条幅等多种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讲解文物的价值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三)我馆充分发挥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

1、今年,我馆举行“固镇县博物馆志愿者暨红领巾讲解员评比及聘任”主题社教活动。本次活动特别邀请固镇县实验中学南城校区四名专业老师对小讲解员的讲解水平进行评比,在最终评比活动中,每位同学都展现了自己优秀的演讲才能,同学们用一个个稚嫩的声音演绎博物馆的恢弘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活动最终共选出14名优秀小小讲解员。这些小小志愿讲解员将为博物馆红色传承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以小手牵大手,共同承托博物馆厚重的历史,也让我们携手前行共同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之旅。

2、举办了“我在博物馆画文物”青少年绘画作品征集活动。以安徽省境内的各级各类博物馆馆藏文物以及古文化遗址、古建筑、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等为题材,结合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可持续性发与美好生活”进行创作。同时,以固镇县境内的各类博物馆馆藏文物以及古文化遗址、古建筑、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等为题材创作的作品。固镇县博物馆将充分利用博物馆这“第二课堂”,深入推进“家庭+学校+社区”协同共育文化自信,形成三向合力,让更多的青少年走进历史,了解历史,领略家乡历史人文的独特魅力。

二、强化配合协作,文物保护工作稳步推进

2023年,固镇县文物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及纪检监察部门的指导监督下,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党和国家关于文物工作的一系列法规、政策、依法行政,狠抓文物保护基础工作,积极开展文物考古调查,实施文物维修与合理利用,配合公安机关打击文物违法犯罪活动,确保了文物安全。今年津浦铁路固镇站旧址博物馆完成法人登记并且成立。第九批省保单位申请及第四次文物普查正在筹备之中。我县文物保护项目中,垓下遗址安技防项目正在施工,垓下遗址西北段城垣及护城河遗址本体保护工程方案已竣工验收,同时我县积极落实文物安全责任,对钓鱼台遗址、固镇南小街、谷阳城遗址等文物保护单位施工、污染行为依法展开督查及整改。开展文物保护单位的季度巡查。在全县各乡镇、部门的通力配合下全年未发生火灾事故、“法人违法”或重大盗掘盗挖古墓葬案件,确保文物保护单位的完整和安全。

(一)开展博物馆数字化保护项目方案编制。我馆今年完成了对文物库房及展厅的文物保存情况进行评估,梳理了一批需要进行高清影像信息和三维信息采集的珍贵文物文物清单,并结合实际编制固镇县博物馆数字化保护方案,等待上报省文物局;

(二)按照上级文物部门要求,启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相关准备工作,梳理三普不可移动文物信息及已公布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并积极向上级争取普查经费;

(三)配合城乡建设中文物调查及抢救性田野考古发掘工作。今年,为了配合谷阳城遗址公园开发利用,对谷阳城考古遗址公园生态停车场项目地块进行考古发掘,发掘古遗迹39处;配合引江济淮二期工程及怀洪新河治理工程对沿线文物进行调查,对引江济淮二期工程涉及垓下遗址和沱西一号遗址的区域进行文物勘探评估,下一步将启动沱西一号遗址考古发掘工作。何集路小学地块考古发掘工作正在进行,非遗小镇考古发掘出土文物正在我馆进行修复整理。

(四)加强安全巡查和文物执法。积极落实文物安全责任,对钓鱼台遗址、固镇南小街、谷阳城遗址等文物保护单位施工、污染行为依法展开督查及整改;开展文物保护单位的季度巡查。在全县各乡镇、部门的通力配合下全年未发生火灾事故、“法人违法”或重大盗掘盗挖古墓葬案件,确保文物保护单位的完整和安全。

(五)挖掘县域内历史文化资源。对京京(宁)古道固镇段及津浦铁路固镇浍河铁路大桥附近给水所、地堡、驻兵点进行调查,深入发掘其中文化资源以供后续开发使用;

(六)文物保护项目申报工作。积极参与第九批省级文物保单位申报;落实好文物保护申报工作,今年我县津浦铁路固镇火车站旧址消防系统设计方案通过省文物局审批,津浦铁路固镇火车站旧址安防项目设计方案上报省文物局待批;积极推动垓下遗址安技防项目施工,垓下遗址西北段城垣及护城河遗址本体保护工程方案已竣工验收。

三、加强安全建设,馆藏文物安全持续稳定

文物安全是我馆工作的重中之重。为防患于未然,确保馆藏文物安全,我馆坚持24小时全天候值守,全力排查在安全上存在的管理漏洞和安全隐患,及时和江苏爱涛公司及奥利奥克公司协调反馈,完善馆内布展设施及安技防设施,积极构建良好地防护环境。坚持以馆舍、文物、人身三安全为目标,每月两次对馆舍进行安全自查,并且每次自查后都认真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及时整改,层层落实各项安防制度,确保文物安全。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市县的相关疫情防控要求,及时调整防疫政策,让观众更便捷更安全的享受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

 

首页